內容大綱 Toggle 台灣愛鼠協會的澄清與使命我們為什麼支持禁止輸入外來種禁止輸入不是否定,而是保護呼籲理性討論與共識台灣愛鼠協會的使命結語 避免無意義對立台灣愛鼠協會的澄清與使命近期,因農業部動物保護司擬定的「禁止輸入外來種」政策,台灣愛鼠協會在表態支持後,遭遇了部分民眾與業者的誤解與批評。我們理解大家對此議題的情緒與關注,但我們希望透過這篇聲明,進一步釐清我們的立場,避免無意義的對立。 我們為什麼支持禁止輸入外來種 我們支持禁止輸入外來種的政策,並非因為我們不喜歡外來種動物,也絕非因為我們偏愛倉鼠、不關心其他動物。相反地,我們對所有生命的態度是一致的:我們珍視每一條生命,希望減少牠們的苦難,並讓牠們得到應有的尊重。 外來種的輸入、販售與不當飼養,本質上是對動物的剝削,而非保護。在產業鏈中,動物的生命被商品化,牠們的痛苦被視而不見,從繁殖場到寵物店,甚至最後被棄養或死亡,都充滿了不人道的對待。同時,我們的收容中心收容了大量因產業鏈問題而受害的異域鼠類動物,目睹牠們的悲慘遭遇,這讓我們更堅定地支持禁止輸入外來種的必要性。 愛鼠協會從未支持過寵物店販售倉鼠及其他鼠類,更不鼓勵大家盲目飼養任何鼠類,原因正是在整個寵物產業鏈中,我們見證了大量傷亡。事實上,倉鼠等動物在交易與飼養過程中,往往遭受不適當的對待,導致牠們受苦受難。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倉鼠本身也全部都是外來種,雖然牠們對生態的威脅極低,卻因此成為寵物產業鏈中最大宗的犧牲者。 而這些寵物市場的需求,往往是被商人刺激產生的。大家請別忘記,前兩年當天竺鼠的風潮興起,市場供需旺盛的時候,愛鼠協會接收的落難天竺鼠暴增十倍的事情嗎?這正是過度需求與不當交易導致動物受害的最佳例證。 如果有一天,就連倉鼠也能夠被禁止輸入,身為野生動物的倉鼠不再需要經歷這些苦難,不當飼養、虐待的悲劇或許將迎來終結,愛鼠協會的所有人也可以欣然解散。 禁止輸入不是否定,而是保護 我們支持禁止輸入外來種的政策,並不意味著我們否定外來種動物的價值或存在意義。我們的目的是防止更多的動物因為人類的需求而遭受不必要的痛苦。同時,我們希望以此政策為契機,促使社會重新思考飼養動物的責任與道德。 諸如土撥鼠、水豚、龍貓(長尾絨鼠),在人為環境中大多無法提供符合其天性的環境。這次禁養名單並未將龍貓列入,我們也希望相關單位能禁止台灣再進口龍貓,因為龍貓需要16度的低溫,台灣的環境根本不符合! 多元化飼養全球異域動物的社會並不是友善動物的社會,而是落入了商人利用可愛動物營利,忽略背後層層動物剝削問題的陷阱。這種現象與馬戲團、水族館、動物園的爭議如出一轍。舉凡人為繁殖、運輸出入口、人為展演販售、人為飼養、棄養、獵捕撲殺,每一個環節製造的動物受害者不計其數。這些行為並非真正出於對動物的愛,而是對生命的利用與剝奪。 愛鼠協會的核心理念是保護所有動物,無論是倉鼠還是其他任何物種。我們始終堅信,每一個生命都有其價值,我們的行動是希望減少牠們的苦難,而不是針對某一個族群的動物 呼籲理性討論與共識我們理解,每位飼主或業者對所愛動物的感情是真實且深厚的,面對禁止輸入政策時自然會有情緒反應。然而,我們希望大家能站在更廣泛的動物福利和生態保護的視角上,一起理性地探討如何在保障動物福祉的同時,促進與生態環境的和諧共存。 同時,我們也要特別感謝許多留言中展現的對動物保護的關切之心,這讓我們看到社會正在逐步向善。然而,我們也要提醒大家,不要被具有繁殖業者背景的利益團體所刻意引導的烏賊戰混淆視聽。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有不實消息聲稱江司長要安樂死特寵,這完全是假消息。江司長從來沒有說過這種話,也不可能說這種話。真正的動物保護需要我們一起冷靜判斷,拒絕因商業利益而傷害動物的行為,並為生命發聲。 台灣愛鼠協會的使命 台灣愛鼠協會不是同好會,也不是業者的代言人,而是以減少苦難、提升生命價值為宗旨,為動物福祉與生態永續而努力的團體。 我們的成立,是為了拯救那些因人類無知、疏忽或無責任感而被遺棄、虐待的鼠類生命。我們致力於教育公眾正確的飼養知識,並積極推動法律與政策的改進,減少對動物的傷害。 對於「禁養與管制外來種」的政策,我們的支持是基於以下幾點考量: 動物福利:許多外來種動物並不適合台灣的環境,飼養過程中容易產生痛苦。許多飼主在興趣消退後選擇棄養,導致動物無家可歸。 生態保護:外來種對本地生態系統造成的威脅有目共睹,例如外來種可能成為入侵物種,影響原生生物的生存環境。 責任飼養:飼養動物是一份責任,而不僅僅是滿足個人喜好的行為。當飼養行為威脅到動物福利與公共生態時,我們必須果斷取捨。 結語台灣愛鼠協會的存在,是為了保護動物、推動生命平等的價值。我們希望,這次禁止輸入外來種的討論,能成為社會重新審視動物福利與生態保護的契機,而非彼此攻擊的理由。 讓我們攜手努力,讓每一個生命都能被尊重,讓我們的地球、我們的台灣更加和諧與美好。